服務熱線
服務熱線
郵箱
成都遠峰科技2025半年年報:智造新篇,減碳增效
- 分類:全部及时新聞
- 作者:
- 來源:
- 時間:2025-07-22
- 浏覽量:751
【概要描述】當工業文明的巨輪駛向氣候目標的新航道,成都遠峰科技正以"技術創新+綠色智造"爲雙引擎,在2025年的產業浪潮中劈波斬浪。上半年,這家以"誠信創新"爲底色的企業,用兩項專利技術寫下硬核答卷:從非洲沙漠到內蒙古草原,從國際訂單到國內標杆,每一步都印證着中國智造向綠色、智能轉型的堅定決心。
一、技術硬實力:兩項專利授權,夯實智造根基
技術創新是成都遠峰科技發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1月24日,公司兩項核心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構建起關鍵技術壁壘:
1.一種用于生產金屬矽的自動澆鑄系統及方法(專利號:ZL 2024.1 1536766.1):針對傳統金屬矽澆鑄高能耗、低精度痛點,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控制,爲工業矽生產提質降耗提供核心支撐。
2.一種用于槽式輸送機的輸送帶托輪裝置(專利號:ZL 2024.1 1642129.2):突破輸送設備易磨損、維護成本高的行業瓶頸,顯著延長設備壽命。
兩項專利的落地,不僅是技術壁壘的突破,更是"中國智造"服務全球工業的通行證。在通威綠材內蒙古項目現場,成都遠峰科技的工程師團隊僅用98天便完成從方案交付到投產的全流程,創造了行業最快轉化紀錄。這種"實驗室-產業化"的高效銜接,爲後續技術出海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針對中東高溫、非洲粉塵等特殊環境,成都遠峰科技即將在阿曼、安哥拉等國家掀起新一輪工業升級浪潮。
二、全球布局深化:技術出海,賦能“一帶一路”
當技術的火種跨越山海,成都遠峰科技正以"國際化破局+本土化深耕"的雙軌引擎,在全球工業版圖上勾勒出獨特的"中國經緯"。這條經緯線的一端,是安哥拉沙漠中的智能礦熱爐控制系統,另一端,是內蒙古草原上固廢再生的綠色生產線——兩者共同編織着工業升級的未來圖景。
(一)國際市場突破
在安哥拉盧班戈礦業基地,成都遠峰科技的裙邊皮帶機通過防撒料設計和專利托輪技術,構建了高效物流通道,使鐵礦石輸送效率提升40%,故障率降低65%,推動"中國智造"進入非洲高端市場。同時,阿曼杜庫姆經濟特區的矽鐵爐項目應用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實時優化參數,助力當地企業能耗下降18%。這些案例参考標志着成都遠峰科技正從技術跟隨者向行業標准制定者躍升。
(二)國內重大工程落地
在國內戰場,成都遠峰科技的技術突破同樣顯著。內蒙古彙能項目通過"固廢再生+智能控制"技術,年處理20萬噸煤矸石、粉煤灰並轉化爲建材,相當于減排30萬噸CO₂;包頭聖泉項目則憑借±0.2%精度的矽鐵爐配料系統,將資源利用率提升至98%,推動傳統企業從高耗能向低碳效轉型。兩大項目均將于近期全面開工,爲成都遠峰科技“技術賦能產業”的案例参考添磚加瓦。
這兩大項目猶如雙軌並行的引擎,既承載技術出海的全球雄心,又肩負本土產業升級的使命。當安哥拉的智能輸送帶與內蒙古的固廢再生線同步運轉,成都遠峰科技正以實踐證明:技術創新既能跨越國界服務全球,亦可深耕本土推動變革。這種"雙軌驅動"模式不僅爲公司構建起抗風險能力強的業務矩陣,更在中國工業升級的畫卷上留下鮮明印記,爲中國智造走向世界提供了鮮活的實踐樣本。
三、榮誉與資質:政企雙認可,強化發展動能
當技術突破的硕果轉化爲產業升級的動能,成都遠峰科技正收獲着來自政府與行業的雙重禮贊。這些榮誉不僅是勳章,更是推動企業向更高維度進階的戰鼓。
1.2025年2月26日,獲成都市成華區“2024年度工業高質量發展優秀企業”、“稅收貢獻突出企業”兩項榮誉,這份來自地方政府的認可,如同爲企業的奮鬥史刻下坐標,標注着成都遠峰科技在成華區乃至成都市工業版圖中的戰略價值。
2.2024年12月6日,新獲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編號:GR202451002628),這份認證背後,是企業研發投入占比持續領跑行業的硬核實力,更是對"實驗室-產業化"高效轉化模式的權威認可。它如同爲企業的創新引擎注入超強燃料,讓每一次技術突破都更有底氣,爲技術攻關注入政策動能。
政府表彰與資質升級,既是對成都遠峰科技過往成績的肯定,更是對其“技術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書。
四、生態協同:智造朋友圈擴容,參與區域聯動
成都遠峰科技積極參與開放型智造生態,通過“區域聯動+頭部合作”擴大技術影響力:
1.區域產業聯動:在成華區與羅江區共同主辦的"2025年羅江區-成華區智能制造供需對接暨“智改數轉”案列宣講活動"中,成都遠峰科技受邀積極參加與德陽羅江經開區、成華區經科局共建智能制造生態圈。這場協作促成12家企業技術共享,形成"成華研發、羅江轉化"的產業鏈協同模式,通過參觀優秀企業,深度交流技術,融合成都科技優勢與德陽產業基礎,爲成德眉資同城化注入智造動能。
2.頭部企業合作:在2024年12月10日通威綠材內蒙古項目投產儀式上,成都遠峰科技與通威集團的戰略合作邁入新階段。這場合作中,遠峰科技不僅提供全套智能澆鑄系統,更通過DCS控制模塊與通威5G工業互聯網平台深度耦合。數據顯示,合作後通威內蒙古基地電池片生產能耗下降22%,良品率提升至99.3%,成都遠峰科技由此成爲通威全球供應鏈核心"技術合夥人"。
五、減碳增效:技術賦能綠色制造
成都遠峰科技以"智造"與"減碳"雙主線貫穿技術實踐,構建起三位一體的綠色制造體系:固廢資源化方面:內蒙古彙能項目將煤矸石、粉煤灰“變廢爲寶”,減少礦產開采與填埋汙染;
能效優化方面:矽鐵爐配料系統降低單位產能能耗15%以上,金屬矽澆鑄專利減少熱損失20%;
智能化替代方面:輸送帶托輪裝置等專利降低設備故障率40%,減少運維碳排放。
上半年,成都遠峰科技以“雙軌驅動”戰略爲核心,在技術突破與生態協同中取得關鍵進展:國際市場通過安哥拉智能輸送帶、阿曼矽鐵爐項目推動“中國智造”全球化;國內以內蒙古固廢再生線、包頭聖泉高精度系統助力產業低碳轉型。
兩項發明專利突破技術壁壘,政企雙誉與通威戰略聯盟強化發展動能,成德眉資區域生態圈建設深化產業鏈協同。
下半年,企業將持續聚焦:推動中東/非洲合作項目落地;以綠色制造體系爲支撐,在固廢資源化、能效優化中實現減碳與增效並舉。成都遠峰科技正以技術硬實力與生態軟聯通,在智造升級的賽道上邁向更廣闊的全球舞台。
成都遠峰科技2025半年年報:智造新篇,減碳增效
【概要描述】當工業文明的巨輪駛向氣候目標的新航道,成都遠峰科技正以"技術創新+綠色智造"爲雙引擎,在2025年的產業浪潮中劈波斬浪。上半年,這家以"誠信創新"爲底色的企業,用兩項專利技術寫下硬核答卷:從非洲沙漠到內蒙古草原,從國際訂單到國內標杆,每一步都印證着中國智造向綠色、智能轉型的堅定決心。
一、技術硬實力:兩項專利授權,夯實智造根基
技術創新是成都遠峰科技發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1月24日,公司兩項核心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構建起關鍵技術壁壘:
1.一種用于生產金屬矽的自動澆鑄系統及方法(專利號:ZL 2024.1 1536766.1):針對傳統金屬矽澆鑄高能耗、低精度痛點,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控制,爲工業矽生產提質降耗提供核心支撐。
2.一種用于槽式輸送機的輸送帶托輪裝置(專利號:ZL 2024.1 1642129.2):突破輸送設備易磨損、維護成本高的行業瓶頸,顯著延長設備壽命。
兩項專利的落地,不僅是技術壁壘的突破,更是"中國智造"服務全球工業的通行證。在通威綠材內蒙古項目現場,成都遠峰科技的工程師團隊僅用98天便完成從方案交付到投產的全流程,創造了行業最快轉化紀錄。這種"實驗室-產業化"的高效銜接,爲後續技術出海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針對中東高溫、非洲粉塵等特殊環境,成都遠峰科技即將在阿曼、安哥拉等國家掀起新一輪工業升級浪潮。
二、全球布局深化:技術出海,賦能“一帶一路”
當技術的火種跨越山海,成都遠峰科技正以"國際化破局+本土化深耕"的雙軌引擎,在全球工業版圖上勾勒出獨特的"中國經緯"。這條經緯線的一端,是安哥拉沙漠中的智能礦熱爐控制系統,另一端,是內蒙古草原上固廢再生的綠色生產線——兩者共同編織着工業升級的未來圖景。
(一)國際市場突破
在安哥拉盧班戈礦業基地,成都遠峰科技的裙邊皮帶機通過防撒料設計和專利托輪技術,構建了高效物流通道,使鐵礦石輸送效率提升40%,故障率降低65%,推動"中國智造"進入非洲高端市場。同時,阿曼杜庫姆經濟特區的矽鐵爐項目應用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實時優化參數,助力當地企業能耗下降18%。這些案例参考標志着成都遠峰科技正從技術跟隨者向行業標准制定者躍升。
(二)國內重大工程落地
在國內戰場,成都遠峰科技的技術突破同樣顯著。內蒙古彙能項目通過"固廢再生+智能控制"技術,年處理20萬噸煤矸石、粉煤灰並轉化爲建材,相當于減排30萬噸CO₂;包頭聖泉項目則憑借±0.2%精度的矽鐵爐配料系統,將資源利用率提升至98%,推動傳統企業從高耗能向低碳效轉型。兩大項目均將于近期全面開工,爲成都遠峰科技“技術賦能產業”的案例参考添磚加瓦。
這兩大項目猶如雙軌並行的引擎,既承載技術出海的全球雄心,又肩負本土產業升級的使命。當安哥拉的智能輸送帶與內蒙古的固廢再生線同步運轉,成都遠峰科技正以實踐證明:技術創新既能跨越國界服務全球,亦可深耕本土推動變革。這種"雙軌驅動"模式不僅爲公司構建起抗風險能力強的業務矩陣,更在中國工業升級的畫卷上留下鮮明印記,爲中國智造走向世界提供了鮮活的實踐樣本。
三、榮誉與資質:政企雙認可,強化發展動能
當技術突破的硕果轉化爲產業升級的動能,成都遠峰科技正收獲着來自政府與行業的雙重禮贊。這些榮誉不僅是勳章,更是推動企業向更高維度進階的戰鼓。
1.2025年2月26日,獲成都市成華區“2024年度工業高質量發展優秀企業”、“稅收貢獻突出企業”兩項榮誉,這份來自地方政府的認可,如同爲企業的奮鬥史刻下坐標,標注着成都遠峰科技在成華區乃至成都市工業版圖中的戰略價值。
2.2024年12月6日,新獲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編號:GR202451002628),這份認證背後,是企業研發投入占比持續領跑行業的硬核實力,更是對"實驗室-產業化"高效轉化模式的權威認可。它如同爲企業的創新引擎注入超強燃料,讓每一次技術突破都更有底氣,爲技術攻關注入政策動能。
政府表彰與資質升級,既是對成都遠峰科技過往成績的肯定,更是對其“技術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書。
四、生態協同:智造朋友圈擴容,參與區域聯動
成都遠峰科技積極參與開放型智造生態,通過“區域聯動+頭部合作”擴大技術影響力:
1.區域產業聯動:在成華區與羅江區共同主辦的"2025年羅江區-成華區智能制造供需對接暨“智改數轉”案列宣講活動"中,成都遠峰科技受邀積極參加與德陽羅江經開區、成華區經科局共建智能制造生態圈。這場協作促成12家企業技術共享,形成"成華研發、羅江轉化"的產業鏈協同模式,通過參觀優秀企業,深度交流技術,融合成都科技優勢與德陽產業基礎,爲成德眉資同城化注入智造動能。
2.頭部企業合作:在2024年12月10日通威綠材內蒙古項目投產儀式上,成都遠峰科技與通威集團的戰略合作邁入新階段。這場合作中,遠峰科技不僅提供全套智能澆鑄系統,更通過DCS控制模塊與通威5G工業互聯網平台深度耦合。數據顯示,合作後通威內蒙古基地電池片生產能耗下降22%,良品率提升至99.3%,成都遠峰科技由此成爲通威全球供應鏈核心"技術合夥人"。
五、減碳增效:技術賦能綠色制造
成都遠峰科技以"智造"與"減碳"雙主線貫穿技術實踐,構建起三位一體的綠色制造體系:固廢資源化方面:內蒙古彙能項目將煤矸石、粉煤灰“變廢爲寶”,減少礦產開采與填埋汙染;
能效優化方面:矽鐵爐配料系統降低單位產能能耗15%以上,金屬矽澆鑄專利減少熱損失20%;
智能化替代方面:輸送帶托輪裝置等專利降低設備故障率40%,減少運維碳排放。
上半年,成都遠峰科技以“雙軌驅動”戰略爲核心,在技術突破與生態協同中取得關鍵進展:國際市場通過安哥拉智能輸送帶、阿曼矽鐵爐項目推動“中國智造”全球化;國內以內蒙古固廢再生線、包頭聖泉高精度系統助力產業低碳轉型。
兩項發明專利突破技術壁壘,政企雙誉與通威戰略聯盟強化發展動能,成德眉資區域生態圈建設深化產業鏈協同。
下半年,企業將持續聚焦:推動中東/非洲合作項目落地;以綠色制造體系爲支撐,在固廢資源化、能效優化中實現減碳與增效並舉。成都遠峰科技正以技術硬實力與生態軟聯通,在智造升級的賽道上邁向更廣闊的全球舞台。
- 分類:全部及时新聞
- 作者:
- 來源:
- 時間:2025-07-22
- 浏覽量:751
當工業文明的巨輪駛向氣候目標的新航道,成都遠峰科技正以"技術創新+綠色智造"爲雙引擎,在2025年的產業浪潮中劈波斬浪。上半年,這家以"誠信創新"爲底色的企業,用兩項專利技術寫下硬核答卷:從非洲沙漠到內蒙古草原,從國際訂單到國內標杆,每一步都印證着中國智造向綠色、智能轉型的堅定決心。
一、技術硬實力:兩項專利授權,夯實智造根基
技術創新是成都遠峰科技發展的核心引擎。2025年1月24日,公司兩項核心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構建起關鍵技術壁壘:
1.一種用于生產金屬矽的自動澆鑄系統及方法(專利號:ZL 2024.1 1536766.1):針對傳統金屬矽澆鑄高能耗、低精度痛點,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控制,爲工業矽生產提質降耗提供核心支撐。
2.一種用于槽式輸送機的輸送帶托輪裝置(專利號:ZL 2024.1 1642129.2):突破輸送設備易磨損、維護成本高的行業瓶頸,顯著延長設備壽命。


兩項專利的落地,不僅是技術壁壘的突破,更是"中國智造"服務全球工業的通行證。在通威綠材內蒙古項目現場,成都遠峰科技的工程師團隊僅用98天便完成從方案交付到投產的全流程,創造了行業最快轉化紀錄。這種"實驗室-產業化"的高效銜接,爲後續技術出海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針對中東高溫、非洲粉塵等特殊環境,成都遠峰科技即將在阿曼、安哥拉等國家掀起新一輪工業升級浪潮。
二、全球布局深化:技術出海,賦能“一帶一路”
當技術的火種跨越山海,成都遠峰科技正以"國際化破局+本土化深耕"的雙軌引擎,在全球工業版圖上勾勒出獨特的"中國經緯"。這條經緯線的一端,是安哥拉沙漠中的智能礦熱爐控制系統,另一端,是內蒙古草原上固廢再生的綠色生產線——兩者共同編織着工業升級的未來圖景。
(一)國際市場突破
在安哥拉盧班戈礦業基地,成都遠峰科技的裙邊皮帶機通過防撒料設計和專利托輪技術,構建了高效物流通道,使鐵礦石輸送效率提升40%,故障率降低65%,推動"中國智造"進入非洲高端市場。同時,阿曼杜庫姆經濟特區的矽鐵爐項目應用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實時優化參數,助力當地企業能耗下降18%。這些案例参考標志着成都遠峰科技正從技術跟隨者向行業標准制定者躍升。
(二)國內重大工程落地
在國內戰場,成都遠峰科技的技術突破同樣顯著。內蒙古彙能項目通過"固廢再生+智能控制"技術,年處理20萬噸煤矸石、粉煤灰並轉化爲建材,相當于減排30萬噸CO₂;包頭聖泉項目則憑借±0.2%精度的矽鐵爐配料系統,將資源利用率提升至98%,推動傳統企業從高耗能向低碳效轉型。兩大項目均將于近期全面開工,爲成都遠峰科技“技術賦能產業”的案例参考添磚加瓦。

這兩大項目猶如雙軌並行的引擎,既承載技術出海的全球雄心,又肩負本土產業升級的使命。當安哥拉的智能輸送帶與內蒙古的固廢再生線同步運轉,成都遠峰科技正以實踐證明:技術創新既能跨越國界服務全球,亦可深耕本土推動變革。這種"雙軌驅動"模式不僅爲公司構建起抗風險能力強的業務矩陣,更在中國工業升級的畫卷上留下鮮明印記,爲中國智造走向世界提供了鮮活的實踐樣本。
三、榮誉與資質:政企雙認可,強化發展動能
當技術突破的硕果轉化爲產業升級的動能,成都遠峰科技正收獲着來自政府與行業的雙重禮贊。這些榮誉不僅是勳章,更是推動企業向更高維度進階的戰鼓。
1.2025年2月26日,獲成都市成華區“2024年度工業高質量發展優秀企業”、“稅收貢獻突出企業”兩項榮誉,這份來自地方政府的認可,如同爲企業的奮鬥史刻下坐標,標注着成都遠峰科技在成華區乃至成都市工業版圖中的戰略價值。

2.2024年12月6日,新獲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編號:GR202451002628),這份認證背後,是企業研發投入占比持續領跑行業的硬核實力,更是對"實驗室-產業化"高效轉化模式的權威認可。它如同爲企業的創新引擎注入超強燃料,讓每一次技術突破都更有底氣,爲技術攻關注入政策動能。

政府表彰與資質升級,既是對成都遠峰科技過往成績的肯定,更是對其“技術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書。
四、生態協同:智造朋友圈擴容,參與區域聯動
成都遠峰科技積極參與開放型智造生態,通過“區域聯動+頭部合作”擴大技術影響力:
1.區域產業聯動:在成華區與羅江區共同主辦的"2025年羅江區-成華區智能制造供需對接暨“智改數轉”案列宣講活動"中,成都遠峰科技受邀積極參加與德陽羅江經開區、成華區經科局共建智能制造生態圈。這場協作促成12家企業技術共享,形成"成華研發、羅江轉化"的產業鏈協同模式,通過參觀優秀企業,深度交流技術,融合成都科技優勢與德陽產業基礎,爲成德眉資同城化注入智造動能。

2.頭部企業合作:在2024年12月10日通威綠材內蒙古項目投產儀式上,成都遠峰科技與通威集團的戰略合作邁入新階段。這場合作中,遠峰科技不僅提供全套智能澆鑄系統,更通過DCS控制模塊與通威5G工業互聯網平台深度耦合。數據顯示,合作後通威內蒙古基地電池片生產能耗下降22%,良品率提升至99.3%,成都遠峰科技由此成爲通威全球供應鏈核心"技術合夥人"。

五、減碳增效:技術賦能綠色制造
成都遠峰科技以"智造"與"減碳"雙主線貫穿技術實踐,構建起三位一體的綠色制造體系:固廢資源化方面:內蒙古彙能項目將煤矸石、粉煤灰“變廢爲寶”,減少礦產開采與填埋汙染;
能效優化方面:矽鐵爐配料系統降低單位產能能耗15%以上,金屬矽澆鑄專利減少熱損失20%;
智能化替代方面:輸送帶托輪裝置等專利降低設備故障率40%,減少運維碳排放。
上半年,成都遠峰科技以“雙軌驅動”戰略爲核心,在技術突破與生態協同中取得關鍵進展:國際市場通過安哥拉智能輸送帶、阿曼矽鐵爐項目推動“中國智造”全球化;國內以內蒙古固廢再生線、包頭聖泉高精度系統助力產業低碳轉型。
兩項發明專利突破技術壁壘,政企雙誉與通威戰略聯盟強化發展動能,成德眉資區域生態圈建設深化產業鏈協同。
下半年,企業將持續聚焦:推動中東/非洲合作項目落地;以綠色制造體系爲支撐,在固廢資源化、能效優化中實現減碳與增效並舉。成都遠峰科技正以技術硬實力與生態軟聯通,在智造升級的賽道上邁向更廣闊的全球舞台。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推薦及时新聞
- 成都遠峰科技智聯萬物,“碳”索未來:工業物聯網平台驅動綠色革命 2025.08.04
- 34項專利背後的硬實力!遠峰科技如何領跑工業矽智能控制系統? 2025.08.04
- 成都遠峰科技液壓系統創新:高效、節能、環保的新標杆 2025.07.30
- 成都遠峰科技2025半年年報:智造新篇,減碳增效 2025.07.22
- 全天候響應,全流程服務—成都遠峰科技服務團隊的速度與擔當 2025.07.07
- 智能控制推產業轉型,遠峰科技的履責之路 2025.06.27
